网络感情咨询盯上女性钱袋子

发布时间: 2024-12-24 03:34:43 | 作者: 情感咨询|

  近年来,网络感情咨询诈骗案件屡见不鲜。在短视频平台和社交网站上,不少主播出镜讲解一些恋爱小技巧、小知识,还声称能够给大家提供直播连线咨询或者一对一咨询服务,不少身陷情感困惑的女性因此受骗。

  尽管打着“专业感情咨询”的幌子,但实际上很多博主并不具备心理学专业资质。记者以潜在客户身份接触了几位情感博主,询问他们的专业资质,对方大多避而不谈。

  据了解,2017年9月15日,经国务院同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140项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心理咨询师不在目录中。一位资深心理专家这样认为:“这个证本身在以前也只是入行的基础资格要求,想成为成熟的咨询师,还需要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所以我们在评价心理咨询师胜任度的时候,还需要考量其是否参加过靠谱的系统长程培训,或者有无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相关学历背景。”

  记者调查发现,社会化媒体上,绝大多数感情咨询类博主并未说明收费标准,部分博主标明服务是“小偿”或“无偿”。不过,这种以免费或者小额吸引来的用户,最终会被层层诱导进行高额付费。一位消费者表示,自己看到是免费咨询就与咨询师联系,结果对方表示,免费只提供“情感修复规划”,给出的概念非常笼统。当询问具体如何操作时,对方表示,需要单独联系咨询师购买咨询服务,普通咨询师收费300元一个小时,高级咨询师收费500元一个小时。

  不少购买过相关课程的消费者表示,高昂收费与实际服务内容严重不符,消费者支付巨额费用后,往往得到的只是在线聊天服务,而非专业心理咨询或情感指导。另外,情感类课程以“虚拟商品”为由,一般不允许申请退货,商家也不对效果作出任何承诺。

  此外,还有一些博主打着感情咨询的幌子,变相输出不良价值观。这些博主教授观众如何利用情感、婚姻等获取金钱与资源,吸引流量的同时售卖情感课程、情感咨询服务或别的产品,且收费标准不低,如私下一对一咨询服务的价格约一个月1万元。

  在国家有关部门加强打击力度的背景下,警方不断取得突破,成功打击了多个以感情咨询为幌子的诈骗团伙。专家这样认为,普通人遇到感情问题等其他心理学问题时,有以下正规渠道可优先考虑。第一,前往所在街道、社区,询问工作人员是否有心理咨询服务;第二,使用政府或医院等官方渠道的心理咨询服务热线;第三,选择靠谱的心理咨询机构,一般来说,机构有义务提供咨询师的个人简介,消费者要着重关注其培训背景介绍,以确定其是不是具备专业资质。

返回列表
+ 微信号:wzh47381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