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2025年常州市学校生命教育月活动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5-03-17 21:41:09 | 作者: 情感咨询|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精神,全面落实《常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三年行动计划》《常州市青少年生命健康关爱行动方案》要求,营造学校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氛围,促进我市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经研究,决定开展2025年常州市学校生命教育月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各地各校要拓宽生命教育的视野,以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为抓手,以活动体验为路径,最大限度地考虑学生年龄特点与身心发展水平,在“教联体”协同模式下,打通家庭、学校、社会育人资源,促进家校社三方协同发力、同向同行,有效破解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明显问题,引导学生认识、珍惜、尊重和热爱生命,树立正确生命观,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建议生命教育月期间开展“五个一”系列活动:一个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方案、一场加强家庭教育指导的专题讲座、一堂强化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思政课、一次协同各方力量的联合家访、一次关爱教师的暖心活动。

  常州市“真爱护航”公益项目全面整合幼儿园至高中全学段的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通过精准对接,将专业课程输送至每一所校园。课程内容从幼儿阶段的习惯启蒙,到青少年时期的生涯探索,中高考考前心理辅导等全方位覆盖学生成长关键期。同时,搭配家长专题讲座、教师专业培训,致力于推动家校社联动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以专业力量赋能每一所学校的家庭教育实践。

  (3)内容:推出“真爱护航”涵盖幼儿园至高中各学段的家庭教育公益系列课程菜单(见附件1),送课到校。课程结束后,学校需填写反馈表等相关材料。

  (4)报名方式:以学校为单位预约课程。请各校依据需求选择“常州市“真爱护航”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公益培训课程菜单”的课程,提前7天填写预约表(见附件1),发送到邮箱:。 联系人:杜老师,联系电线.青果“父母学堂”特色家长课程

  为进一步深化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强化家校沟通与协作,切实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有效推动先进教育方法的理念的传播与落地实施,“青果父母学堂”特色家长课程以学校为核心,以丰富资源为连接纽带,凭借“架构赋能+课程定制+师资驻校+心理支持”的核心模式,全力凝聚家校社共育的强大合力,致力于为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长营造优质环境。

  (3)内容:构建主题系列家庭教育课程教学体系,涵盖幼儿习惯养成、青少年心理发展、家庭教育方法的理念、亲子沟通技巧、学业规划指导等多个关键领域,全面满足多种阶段孩子家庭的教育需求; 根据学校的具体需求定制特色课程,实现因材施教、精准服务;专业师资团队驻校支持,通过开展专家讲座、家长工作坊等活动,为家长提供面对面的专业指导与交流平台。

  (5)报名方式:申请学校填写《“青果父母学堂”特色家长课程报名申请表》(附件2),发送到邮箱: ,报名截止日期2025年3月14日。联系人:杜老师;联系电线)具体协作开展时间报名成功后通知。

  家庭信任能力促进项目是由市卫健委、市教育局、市委政法委、市德安医院、市心理卫生服务协会联合实施的针对休学学生家庭的公益心理健康服务项目,旨在通过专业力量的介入,提升父母与孩子之间信任体验与信任能力的发展,助力孩子的心理健康。项目致力于医院、学校、家庭的联动与合作,实质性地改善孩子对自身、对父母、对他人的信任体验,赋能休学孩子更平稳地返校。

  (2)内容:1次父母课堂,科普家庭信任能力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1次家庭访谈,评估家庭信任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注意点;6次一对一家庭教育指导,积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信任经验与信任体验,提升双方处理彼此安全感事件与自尊感事件的能力;1次父母沙龙,通过不同家庭分享各自经验来巩固家庭的积极进步。

  (3)活动方式:父母课堂、家庭访谈、家庭教育指导、家庭作业、父母沙龙等。

  (4)报名方式:休学家庭向学校报名,以学校为单位向常州市心理卫生服务协会进行预约,联系人:李洪建,。

  结合常州博物馆“我们生活的城市·常州——老与少的视界”特展,面向全市中小学学生推出“我们生活的城市”主题系列教育活动,最重要的包含“桥”见龙城——水韵常州之美、“常”立潮头——常州工业文明大观、诗意江南——诗词中的常州图景三项子活动,通过专业导览、研学手册、主题课堂、手工体验等形式感受城市的变迁。活动以物见史,带领学生认识我们所生活的城市;透物见人,引导学生以观察者的身份了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让广大学生体验城市之美、生活之美、文化之美,唤起关于城市的记忆以及归属感。由学校广泛宣传,依据需求自行组织参加。联系人:杨老师;联系电线.“医教协同”跟岗见习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心理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医学与教育领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深层次地融合,提升学校心理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特开展2025年“医教协同”跟岗见习项目。通过让学校心理教师深入医院相关科室跟岗,学习专业心理诊疗流程、临床经验等,增强心理教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评估与干预能力,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更有力的专业支持。

  (3)内容:心理门诊实地跟岗见习4次,每周一次;参与住院患者的教学查房1次;主题交流1次,就过程中的疑惑与带教医生进行互动交流。

  (4)跟岗见习要求:原则上每个辖市区参与一期(具体详见附件3),每期16人,每位学习者在一个周期内需连续参加六次活动,每次半天;每次跟岗需提前15分钟到岗,原则上不请假;跟岗见习期间需严格遵守所在医院的规章制度,并接受带教医生的管理;心理教师在跟岗见习过程中需认真观察、主动思考、积极交流。

  (5)报名方式:辖市区学校以辖市区为单位、局属学校推荐符合标准要求的老师参与跟岗见习,依据需求填写报名表和时间人员安排表(附件3-1),并于3月25日前发送到邮箱:。联系人:刘老师;联系电线.未成年人成长指导站公益服务项目

  2024年,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妇联联合组建了19个“第二届常州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站”。指导站采用主持人领衔下的项目制为运行方式,以具有创新性、实践性、实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学生成长类的课程研究与服务为主要内容,致力于服务学生、指导家长、培育教师。为进一步发挥未成年人成长指导站的作用,更好地服务未成年人生命关爱工作,特面向学校提供公益课程等服务资源。

  (2)内容:各指导站依据研究方向,结合学校需求,为学校提供公益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学生成长类课程资源和服务。

  (3)开展方式:学校填写《需求意向表》(附件4)发送到邮箱: ,由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统筹协调开展服务,报名截止日期2025年3月14日。联系人:刘老师;联系电线。

  “你的心事有我愿意听”电话咨询和面询活动。为更好地帮助中小学生缓解心理上的压力,纾解困惑,提升抗逆力,常州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持续提供公益心理和家庭教育咨询热线及一对一心理面询服务。全天24小时均可拨打常老师心理热线”进行公益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线上咨询。每周上班时间提供免预约现场接待,每周三至周日提供一对一公益面询预约服务,面询时间为工作日晚上和周末全天。面询接待地址:常州市钟楼区东横街18号青少年活动中心1号楼1楼常州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110室。具体咨询安排在“空中少年宫”微信公众号发布,请各地各校接通知后,及时告知每一位家长和学生。

  常州市卫健委提供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学生或家长可拨打电话咨询心理健康知识或者寻求帮助,纾解心理困扰、情绪问题等。

  为推动各地各校全面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在实践工作中互相学习借鉴,特开展“常州市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典型案例”征集。案例要聚焦主题,具有较高质量,并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可复制可推广,每个案例需同时报一份字数1500字左右的介绍。

  内容要求:认真总结并梳理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开展情况,并着重围绕以下六个主题分别提供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优秀工作案例:(1)聚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在坚持预防为主,加强有效干预,加大科普宣传,推动医教互促上的经验做法。(2)聚焦强化学生价值观教育,在探索创新“开门办思政课”,优化馆校协同机制,推动实践育人上的经验做法。(3)聚焦强化学生健康体质,在加强体育锻炼,强化近视综合防控,探索创新有效方式,推动体教互融上的经验做法。(4)聚焦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在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强化学生关心关爱,密切家校常态沟通,推动家校互动上的经验做法。(5)聚焦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在深化读书行动,提升科学素质,强化劳动育人,推动社教同频上的经验做法。(6)聚焦守牢校园安全底线,在抓好校园防风险、守底线、保安全、护稳定各项措施,强化风险处置,加强综合治理,推动警校同步上的经验做法。

  根据《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灾难教育的实施建议(常教德〔2021〕30号)》,为逐步提升我市学校灾难教育工作水平,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促进各地各校间交流与学习,特面向全市各级各类中小学(含中职)开展“常州市中小学灾难教育工作总结”征集活动。

  内容要求:学校灾难教育工作总结内容应涵盖教育计划、实施过程、活动形式、取得成效、有一定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等方面,字数3000字以内。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特面向全市各级各类中小学(含中职)开展“常州市中小学校园心理剧优秀剧本”征集活动,并择优推荐参加全省中小学“校园心理剧”优秀剧目征集活动。

  内容要求:(1)主题鲜明。内容可围绕“成长内在动力的激发引导、自我意识与人际沟通问题;青春期困扰问题;和谐亲子关系的建立与维护;未成年人的挫折教育、网络教育、生命教育、入学适应问题;留守儿童、随迁子女等特殊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做创作。(2)剧本原创。要求取材真实,案例典型,贴近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抄袭作品一律取消参评资格。(3)只需报送剧目文字脚本,不需报送视频,剧本字数在3000字以内。

  为引导广大一线心理健康教师树立以人为本关爱学生的教育方法的理念,掌握科学的关爱学生心理辅导方法,增强育人合力,特面向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征集爱生故事。故事可介绍关爱学生心理健康的成功经验,也可介绍针对重点学生心理个辅、心理帮扶或心理危机干预的特色做法。

  相关要求:(1)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关爱学生的典型真实故事,注意隐去涉及学生的关键信息。(2)故事应包含:标题、学生情况概述、故事分析(问题诊断与事件梳理、对策与建议、可供借鉴参考的经验),字数在1000—1500字左右。(3)实事求是,客观、鲜活、能够打动人,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可供学习借鉴和参考。

  各地各校要切实提高站位,以本次生命教育月活动为契机,将“教联体”建设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和学校发展规划,系统思考、广泛发动、认真落实、多方宣传,全力保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格外的重视家校社协同育人,采取积极措施引领、寻求密切家校社合作的方式方法,提升班主任指导家长系统掌握培育孩子素质的能力。

  各地各校要格外的重视,对拟报送的案例认真审核把关,根据真实的情况择优报送,辖市(区)学校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报送,局属学校直接报送,于4月30日前,将文本电子稿(电子稿文件名:学校全称+案例名称)、汇总表电子稿(附件5)发送至邮箱:。联系人:李健芳;联系电线年常州市“真爱护航”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公益培训课程预约表及课程菜单

返回列表
+ 微信号:wzh47381484